首页 > 吉日

2021年立夏时间(立夏养生的方法)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释名》:“立夏,四月节。立夏日,三月中。本经·气藏营血之义”。
“立”是“开始”的意思,“夏者,盛也。至此而雪始泮”。立夏与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蝼蝈鸣;三候冠者里春至。”立夏时节的蚯蚓结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蚯蚓出洞,而是因为气温升高达到一定条件后,稻田里的蚯蚓便开始从泥土中钻出,开始掘土透气了。立夏前后正是小麦等作物抽穗扬花之时。


一、气象特点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是“四立”之一,此时气温达到18℃左右。夏季的特征是炎热多雨,湿热交蒸。气候主要特点:气温普遍较高,降雨一般多而频繁,但强降水引起的洪水灾害也时有发生。降水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立夏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雨、降雪等气候特征的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明此时寒潮影响逐渐减少。但对*而言,除了南下的冷空气有所加强外,降水仍然不多。而且西南低压区的降雨仍十分集中,加上水汽条件十分有利于凝结和积留——这正是华南前汛期天气的特点之一:雨热同期。立夏时节正当华南早稻育秧接近尾声,地里的小麦灌浆快要结束,正是需要水的时候。这时如果天气晴朗少云,日照充足,热量条件非常好,适宜于早稻茁壮生长。
立夏到小满:江南小满期间正是早稻灌浆成熟、晚稻育秧的时节;江淮地区小满至芒种是小麦收获、油菜播种的最佳时期;小满前后雨水明显增多;北方则进入雨季;西南地区进入大旱之年。
一般在公历5月5日-7日之间判断。今年的立夏时间为5月5日10时22分(北京时间),立夏时太阳黄经为45度,此时节正处初夏阶段。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立夏后是万物繁茂时期且又进入雨季时节,此时虽已是盛夏时节但仍是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初夏;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但还未到最热。
立夏后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因此身体内的阳气就会逐渐旺盛起来而出现心阳较旺的现象,人们往往会感到口不渴、身不困、四肢无力等现象;由于人体的阳气过度旺盛所以容易导致身体内虚导致抵抗力下降;加上立夏之后人们工作、生活、学习节奏会比较快这时人们更容易感到疲惫、倦怠等*;此外此时气候较热容易使人烦躁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立夏时节要注意调理情志、注意调养精神和起居习惯等以达到养心安神、为安度盛夏做准备的目的。饮食宜清淡为主如:鲫鱼、黑木耳、银耳、莲子等;蔬菜则以新鲜蔬菜为主如:毛豆、苦瓜、生菜等等。

二、物候特点

立夏的“夏”,是指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立夏以后,气温将继续升高,雷雨会逐渐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物候现象明显:
1、“一候蚯蚓结”——指蚯蚓因天气变热而爬到地表将身体的一部分埋藏在地下的现象。
2、“二候蝼蝈鸣”——蝼蝈,就是传说中的“蛐蛐儿”、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蟋蟀。由于天气逐渐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或树洞里避暑,有“立夏不抓蟋蟀”的说法。
3、“三候冠者里春至”——古代帝王姓立,所以称天子为“冠者”。因为春天出生的人在这一天都长出了头发;冠者,所以比一般人多了头发、眉毛。
立夏在传统习俗中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古人非常重视立夏的仪式:
立夏在古时又称“春尽日”,表示春天已逝去,夏天将要来临。民间有立夏这天吃立夏饭、立夏蛋的习俗。在南方一些地区,还有立夏见三新之说:把新采摘的茶叶放入锅内煮熟,加适量糖后食用。据说立夏这天吃了茶,夏天不会感到酷热;吃鸡蛋可使身体强健。古人认为鸡有五德:“鸡的五德为:一曰食草、二曰护蛋、三曰吐蛋、四曰孵蛋、五曰玩蛋”。
立夏时南方的农民开始忙着插秧(当地俗称“栽秧”),家家户户都要请人在田头搭一个简单的棚子来遮挡阳光,称为“遮荫棚”,借以减少太阳辐射在农田上。插秧时为了不让秧苗被太阳晒伤,人们还会戴上斗笠和蓑衣,在田边插下“遮荫棚”。

三、饮食习俗

立夏这一天,古有“尝新”习俗。这天,人们吃起了“五色糯米饭”,吃的正是立夏饭中的“五色饭”。民间流传着“吃了立夏饭,大人小孩好养活”的俗语。
立夏时节,江南农事繁忙,农人们在田野里忙碌着,辛勤地插秧。这是一个繁忙的季节,也是最美好的季节。
立夏后,人们经常会胃口大开,吃得下东西。民间认为这是立夏吃了立夏饭“补夏日之不足”。所以立夏时节的江南人家喜欢吃些时令蔬菜和米粥。
立夏后,小麦、水稻进入旺季生长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因为饮食不当而引起身体不适。这时可以食用一些性味平和的蔬菜瓜果来调理身体,如苦瓜、黄瓜、西红柿、莴笋、芹菜等食物来滋养身体。
立夏时令蔬菜有:苋菜、蚕豆、茼蒿、油菜等。还有用这些菜一起做成的“苋菜汤”可帮助消化、润肠通便。
立夏节气民间有称重的习俗,希望能称出体重来显示夏令强健身体的效果。也有称人轻重来预测夏季(农历四月)气候变化情况的习俗,称为“斗午”或“秤人”。
相传汉武帝有一名臣叫董偃,为给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董偃用了三天时间写下了六百多条意见呈上皇帝。汉武帝读后大为赞赏,认为董偃是个直言敢谏之士,于是将其调为郎中并封为奉礼郎。董偃当了十年的奉礼郎后辞官而去。这时正好赶上立夏这天皇上要赐宴群臣,董偃被推荐给皇上成为皇帝身边的宠臣。于是董偃便被赐封为“夏卿”(主客之意)。

四、养生贴士

立夏之后,气温开始升高,人们容易烦躁不安,所以精神调摄显得尤为重要。立夏养生要注意“静”和“静食”。平时应注重动静结合,如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同时应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切忌大喜大悲。立夏养生要重视精神调养,保持“静养”的心态,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
立夏后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立夏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夏天是热的天,热则伤阴。因此多吃些滋阴养阴的食物。中医认为此时多吃些汤水类食物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和阴精的积累。在饮食上应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人易出汗。汗为心之液,久卧伤气,常使肺气虚而调摄失司;汗为津液所化,久卧伤气、汗多则气耗而变虚自汗、气短、疲乏无力等。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22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