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春节手抄报的文字(春节贴春联的历史)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年节”。春节的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因春节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深厚,与民生国计休戚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全社会的尊崇与重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12月23日)后至农历除夕(1月25日)前为春节,又称“年节”、“岁首”等。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它标志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从腊月二十三(12月23日)小年节起到除夕这一天止,被称为春节。
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扫尘,就是把所有房间和物品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相传桃木是一种可以防鬼的树,每年除夕的时候,人们就会在门上贴上桃木板,防止鬼怪入门。
春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对古诗文的继承和发扬。早在《诗经》中的《桃夭》一诗中就有“桃之夭夭”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桃树开花了,它结的桃子才能长大成熟。这就表明桃在人们心中不仅是一种植物,而且还是一种神物。《诗经》*现了“神荼”和“郁垒”这样两个神的名字,人们认为他们能够捉鬼驱邪。这种神与鬼之间斗争的故事就成为了门神崇拜的由来。
在汉朝时出现了最早的春联,其格式是:上联语由上往下写,下联语由下往上写。这种写法称为“对对子”。
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写法不断得到完善,一直沿用到了明朝。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不少上联由下联数字数构成的上联:两个三个七八个九;下联:五*七八。也有的是只写“五”不写“七”;有的是只写“七”不写“五”;有的则是只写“五”不写“七”。不过不管是上联还是下联,都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间、用韵相生才会押韵。
春节贴春联,一般都是在除夕当天张贴。张贴春联可以说是*人民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很强的历史传统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清嘉录》记载:“正月一日是鸡日,谓之‘鸡日’;大扫除以洒屋及庭、树、阶、壁耳;谓之‘洒扫’;家家以纸或丝帛写‘桃符’悬于门首,以辟邪祟。
春联其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场合来选择不同的春联:有表达美好祝愿的;有关于爱国爱家的;有抒发各种情感的;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等各种题材的对联等。
到了当代,春联更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地春回万物苏”、“神州大地春风吹”、“盛世新春气象新”等春联层出不穷,把春联这个传统文化中最美的艺术形式带给了千家万户
春联不仅具有传统文化审美功能,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春节里贴出了红对联后;
在新一年到来之时又贴上了红对联
这样就有了“内外两面都喜气”、“三阳开泰”、“四季平安”等新内容;
又有了新的期盼和祝福:那就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同时春联又是新春佳节传递亲情、交流信息、表达美好愿望的重要载体;
让我们共同期待春联能伴我们度过一个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新春佳节!

二、年画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年画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我国最早的一幅年画是远在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中就有“腊日扫冢”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幅年画。到了唐代,画业更加发达,各坊画工集中到了一处,他们采用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等,表现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张萱、周昉所绘的《捣练图》和《簪花仕女图》。这两幅画分别被誉为“画圣”和“画绝”。宋代时,年画已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当时汴京过年时的热闹场面。明清以后,年画日趋衰落。
年画与春联、门神一样,都是春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守岁时用桃符来辟邪驱魔。桃符最初是用桃木制成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的像来悬挂于门上以辟邪驱鬼。后来由于人们都相信桃能长寿,挂神符避邪镇鬼以保佑平安,所以桃木板被改用来制作门神或画纸。
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喜欢在门户上贴上一幅年画;有画美人则名为“招财画”;有画神魔则名为“降妖画”;有画山水则名为“山水画”等等。
年画在*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年画了。宋代年画已很流行了。
年画所反映的题材非常广泛,除了门神、灶王像外,还有花鸟虫鱼、四季花草等;从形式上看有门画、套色木刻等。
门神是*民间传说中一位护府大神——秦叔宝兄弟的神像。这两位神将和门神不同之处在于:秦叔宝是唐朝人;而门神是宋代才出现了。
年画与春联一样形成于宋代之时。当时民间已有“新年纳余庆”、“新春拜大年”等传说,新年贴年画由来已久。据宋代《武林旧事》记载:“岁旦帖画”、“立春帖画”等都是说春节贴春联之事。而且年画开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了。
最早门神画或神荼、郁垒像;北宋时则由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将军代替;南宋时又出现了关公与吕洞宾两位神像;明清时则有了以关羽形象为主或兼而有之的神像和年画。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09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