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夏天是几月到几月(*古代的夏天是怎么划分的?)

夏天是指公历的6月7日至7月7日这段时间。因为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太阳几乎每天都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移动,每年6月7日(夏历的5月6日)左右太阳开始从地平线上升起。
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七)左右太阳到达黄经90度,此时我们称为“夏至”。“夏至”也是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吃西瓜、喝绿豆汤等。
在天文学上,“夏至”也称“阳历”,是确定夏天开始的日子。但是,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计算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不同等原因,“夏至”也被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时间段:有“夏至日”和“夏至前一日”两个时段;有“夏至前二日”、“夏至前三日”三个时段;还有“阳历夏至日”、“阳历七月十五日之后”两个时段。
我国历史上,传统意义上的“夏天”一般指农历五月份。不过也有少部分地区有农历七月(公历的7月)和八月(公历的9月)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把以上各地的地区时间统一起来进行换算,其结果是:


1、夏至日为夏至日,以太阳在天球上到达黄经90度为夏季开始的标志,为一年中日照最多、太阳辐射最强的日子。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又因为“至”和“极”同音,夏至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夏至日,古人有“夏至祭神”的习俗。《周礼》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阜,祭地神”。周代夏至日要举行祭祀活动,《周礼》上说:“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阜”;“致地神”(即土地神)。夏至日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日,《周礼》上说:“以夏日至之日祭天地百神。”周代夏至日还是祭天的日子,《礼记·月令》中说:“仲夏之月……日北至,日南至者也。”所以*古代以北半球夏季来临时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来判定一个*的强弱或喜或忧。当太阳离赤道越来越远时,表示这一年中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这时*大部分地区气温高、降水多;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特别是北纬20度以北的地区则为另一种气候类型。

2、夏至前一日(夏至前二日),是指农历五月份(农历七月)之后的第二个节气。

这个时段正好是炎热的夏季。*传统历法规定,夏至前一天为“夏至日”,之后的第一个“夏至日”为“夏至前二日”。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夏至”就是夏天开始的日子。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夏天呢?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几乎直射在赤道上,北半球的白昼开始最长。由于北回归线上南北纬度相差大约23度左右,因此夏至当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也会比其他季节大很多。
按照现在的公历日期推算,夏至这天正好是北京时间晚上8点左右。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太阳就开始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了,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也会比夏至前一日小很多。由于太阳直射的位置还在不断变化中,所以这一天白天的时间也会比平常要短一些。按照传统历法规定,过了这一天之后,北半球白天已经开始变短了。从北京时间傍晚开始到第二天白天开始变长之前,这段时间是相对比较短的。

3、夏至日为夏至前一日,一般指农历六月初七日(或初五日)。

夏至日来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在这一天达到最长,之后白昼会逐渐缩短。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则一日之中太阳高度最高,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盛夏时节。不过在纬度更高的地方,比如北纬45度以北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仍然很高,气温往往仍较低。*古代历法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夏至则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的一个节气。
夏至期间往往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古代民间素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这天往往有吃面、吃饺子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夏”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当中的春季;另一种则是指夏季。在我国古代农历中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成五个时段,这五个时段分别是:孟春、仲夏、季春和季夏(也就是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每一个时段又分为五天,一般每五天为一旬。这种划分方法就是古人根据夏季昼长夜短和气温高的特点所总结出来的。在这五个时段当中,孟夏和仲夏各对应于春季第一个月即孟月;仲夏和季春对应于夏季第一个月即仲月;季夏和季秋对应于夏季第二个月即季月。我国古代民间把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雉始鸲(yǒu)。”鹿角因为是在夏季开始脱落,所以夏至后第一只鸣的鸟儿就是雉鸟;第二候是蝉开始鸣叫。蝉是在夏季开始鸣叫的,此时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孟月蝉就开始鸣叫了;第三候是雉到了秋天也开始鸣叫了。在*古代的历法中,“夏”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为“大也”“盛也”和“极也”这三个意思。从冬到夏、由小变大、由盛到衰、从极到极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古代*人民认为在一年当中有四季之分,因此以春、夏、秋、冬来划分四季。

4、夏至前三日(或后三天),是指农历五月份之后的第三个节气。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春秋繁露》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在这一节气中,草木开始茂盛,白天时间越来越长,所以民间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说法。
按《历书》中的记载:“夏至一阴生”,即在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出生的孩子最容易患黄疸病。而阴历七月十五前后出生的孩子则最不易患黄疸病,因为这一天是阴历七月十五日,是地支子、丑、寅的相会日。所以说在阴历七月十五日前后出生的孩子最不易患黄疸病。因“夏至一阴生”,所以夏季养生要注意养阴。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因此夏天应多吃些具有养心益气、养阴生津作用的食物,如芝麻、蜂蜜、银耳、莲子等。还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以敛汗、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夏季气候炎热,人容易消耗过多水分,所以应及时补充水分。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即由于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皮肤毛孔开放,汗液分泌增多。若此时不注意补充水分,就会使机体在缺水状态下严重消耗体内的阴液。因此要及时地多喝水以补充机体的津液消耗。
夏天还应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类食物。这些营养成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易被消化”。因此适合夏天食用的食物主要是瘦肉、鱼类和乳类食物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但不要过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清淡易消化饮食;还应该少吃辛辣食品等。

5、阴历七月十五日之后,是指农历八月中旬。

由于“夏至”节气中,太阳的直射点还在北回归线附近徘徊,所以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几乎直射地面的时间最长(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地面吸收热量最多。因此,“夏至”节气中的夏天气温最高,常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为“酷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高温(日平均气温≥35℃)、高温强度(最高气温≥35℃)。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节气的白天日照时间都已经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在我国南方,“夏至”节气可能还会出现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为“热极生凉”)。
但有些地区没有明显的“夏至”节气,通常只有7天左右的时间。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小暑”、“立秋”和“处暑”。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可能还会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但此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夏季。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南北各地温度有明显差异,所以在夏季时,有些地方会出现短暂的低温天气(俗称“秋老虎”)。但每年在不同地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103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