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十月份理发吉日(《剃头匠》的故事)

声明:(1)文章内容有偏激之处,敢指岀就指出,但不做杠精。文章为纪实与故事结合体,纪实可信度为80%~90%,故事可信度30%~70%,故事部分有添加成分。(2):本文近3000字,请看到最后。

1.铺垫。

一下下就到国庆了,这七天要怎么玩比较爽呢,还没想好。唉~,真是的,早上八点等车,快十一点才来,那三个小时耗一半的电。在车上也是,有些小堵,到客站时快正午了。更厉害的是,回家的车真能跑,百余公里直到下午四点才到车站,又要从县里搭车回家,太阳还倔强的挺在山头上,那长长余光映成半边红天。

2.开始。

在9月底就被人说是头发长了,该剪了,留着还费洗发水。最近压力也有点大了,不少掉头发,落下二三根,一量,最长25厘米,后头的也盖过后脖颈了,两边的鬓角也遮耳了,前边流海也能稀稀遮着眼。

决定了,国庆长假找个时间去剪一下。查下日历,10月2日,宜理发,果然是个好日子,正中我心头。

10月2日宜理发

3.理发

二号这天才到镇边那家理发店,老板一见呵呵笑着:“前边放假才来,今个又来了,这三月(头发)挺能长的。”

我答:“冲着您送钱,一个要求:不长不短,看着干净。”

老板一脸认真了,拿着剪子与梳子就在头上弄做起来,靠着耳边、前鬓、后头枕的地方,才拿着电推子推着平一点。流海什么的,三四刀下去,就能见着半边额头了。

理发或许真不知时间长短,感觉又快又慢,说不上来。快吧,老板一顿剪,是挺快的;慢吧,老板还在修边幅,精工细活的样。

先弄着头发,清理碎发后,就给蘸油了,拿着剃刀在革布上刮三四下,专业指法,剃去脸上桃毛与颈后毛。一番下来,拿着泡沫与毛巾拍去碎发,吹风机一吹,收个十来块钱,倒也算好。

4.故事。(瞎编的,但有真实成分)

80年代末,又一个剃发匠要出师了。确实,以前学个理发要拜师的,手握剃刀在师傅的指导下一步步走过来的。

出师宴上,青年不敢饮那杯出师酒,而师父都已是迷糊起来了,双颊红了,微开着双眼,脑袋一点一点的,手扶着桌椅撑着身子,良久,吐出一浓酒气,晃着脑袋,睁眼打良着青年:“小子,该靠自己手艺活来活了,今晚,我是你第一个客人,想出师,先在师傅头上动刀。”

青年错愕了,虽然跟着师傅学到很多,剃冬瓜,剃桃毛,(冬瓜、节瓜、毛瓜、桃子上面都有一层毛,摸着扎手,剃这种植物毛也要小心,要剃干净但不能伤着皮)也有上手的试验期,但那只是去剪发,那种精细活还得靠师傅,自己也只是站在旁边看着。

所谓“看着会的,那手是不会的。”用现在的话说:

眼睛(大脑):啊,我会了。

手:不,你不会。

青年是拗不过师傅的,打了大灯,师傅的老态很明显了。师傅坐好,前边的大镜映着容貌,确实老了,青年给师傅盖好遮蓬,手握剪子、梳子,开始上手了。

师傅要修面、刨光头的,这给青年紧张了。青年的剃刀是师傅给的出师礼,在剃匠那儿有话:“家徒的技艺师傅教的,学徒的剃刀是师傅赠的,学徒的未来师傅行不管了。”

青年打开弟剃刀,在革布上刮拉起来,这叫“开锋”,师傅老了,有了“溢脂性皮炎”,那脑袋上的头发留不住,剃个干净,省得闹心。

给剃刀上了油,手轻按着师傅的头,从前鬓斜剃至耳后,绕着半圈至耳垂,开始剃颈后,将后下半头先剃干净,再转至右鬓,同样*作,将后头剃干净了。

转至眉边,从上鬓平行剃去,就可以剃去头顶,然后下转,可以剃前边,至剃至额头。悉悉沙沙,师傅的光头是给剃好了。

将座椅下折,师傅斜躺着,要给师傅修面了,师傅也闭起眼,等待青年动手。

打好泡沫,往着师傅脸颊抹去,要剃去那络腮胡,从颧骨往下,靠耳贴边,剃完左边照例剃右边。一番*作下来,也算达到师父要求,青年也满意,没有任何失误。

师傅睁开眼,青年早备好水盆和毛巾,这剃完一洗,那光滑脑袋和面庞,师傅笑笑不语,青年出师了。

青年出来谋生了,靠着个大树,将镜子在树身上安好,下边放在交椅,旁边放箱子是抽屉式的,里边就是吃饭的家伙。

来客人了,忙邀请座好,要理着平头。打开箱子,从上层抽屉拿出工具,先用大梳子把头发理顺了,再拿剪子与小梳子一刀一剪理好了,照旧的清理碎发后,抹上泡沬要修胡子,那胡渣纵横乱生,剃完可就干净多了。

在90年代大多就这样,没个定所,随便一块地,随便一棵树,今天就可以开工了。

21世纪来到了,青年也长大了,有了店面,一个五平米小店,但总不会缺客人,人家靠手工、信誉就能有回头客。

那会儿,最多的是儿童,上小学的年纪总会被父母叫去理发。那会儿,真没几个是自愿,剪完也不乐意。家长总要孩子留个寸头就好了,留得短些,少得再理。每每理完,家长也总要孩子也剃脸上桃毛。

家长:“脸上,摸着光滑;头上,摸着扎手”就对了。

当然,还有老年人也算多,最好的享受剃刀在脸上刮去胡渣的快感,就那么享受着

20年过去了,理发行业发展了,很多人开起发廊,名头也多了,洗剪吹都有了,发式也多了,用着电推工作者,但那多贵。

老板仍在那小店面工作,但我知道,他不会没顾客的。像那种不惑、半百的阿叔在乡镇边都会“遭他一刀”,现在再去感受,仍然是熟悉的感觉。

老板有句话挺让人心酸:“什么活都要有人干的,我做这个三十几年了,过得也还算好,以前两三块,我也是洗剪吹的,现在不得了,小店嘛,洗头不行了,都靠老主顾养活了,价钱也要高了,现在*十五,给人理个发,却还遭人嫌贵,他(她)们去发廊,一次五七十近百,倒得乐意了。”

老板的豪言:“我靠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把剃刀,能做到的不比那近百元的差。”

在新时代,总要迎合,老板也用上电推子了,但不像他人,电推子只是辅助。

老板说:“小孩皮薄,那电推头热多,一碰上,小孩就要叫了,哪能用它,靠着剃刀,那耳边、脖子边的杂毛才好清理。大哥(指年长的人)人好,要愿留着,才上电推理着平而已,不算干净的。”

确实,现今的老板先上电推除去部分,留下的靠剪子也能完成,也有剃刀出场的时候。

现在,也是要靠学生来养活了,学校规定的仪容仪表,让老板也多条路,毕竟就在学校几百米外,也不算远。

5.总结。

写着这篇文章,只是想宣传一下,那些个体理发师有他们的执著,有他们的可爱引敬,几十年干一件事,一件事要干一辈子的不多,能坚持下来做好的更不多。

这篇文章有来源:

①韩少功的《青龙偃月刀》。

剃刀(网络图)

②也是一篇文章,我忘了,大概是:

一位师傅剃刀活不错,他在给人剃后颈时小指会抖几下这样的,然后客人就会打喷嚏。

③高分电影《剃头匠》。

《剃头匠》图

《剃头匠》图

6.作者观点:

本文旨在希望大家多关注曾经的手艺人,他们不简单。

此篇完。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051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