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吉时查询三藏(佛教故事:观音菩萨)
上一期我们讲到,唐太宗还阳后,完成了各项在地府答应下的事情。其实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再次给他灌输佛家的思想,让他推广佛教。
并且还颁布了法律。
遂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皆顿首谢恩而退。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而选举一位有大德行者,大家应该能猜到,肯定是玄奘了。
关于玄奘法师的身世,前面我们有一篇详细地讲过,这里就不过多赘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下。所以我们这里跳过原著中重复将其身世的部分,继续往下看。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不知道这册封算不算是成了全国和尚代言人了,但至少这个名头不小,不比他的爹名气小。
给了官职,当然要干活。主要是让他来主持水陆大会。
奘再拜领旨而出,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诸所佛前,物件皆齐,头头有次。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即具表申奏,太宗及文武国戚皇亲,俱至期赴会,拈香听讲。
真可谓是举全国来礼佛。
就在这盛会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几篇都没有出场的观音菩萨该活动活动了。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
虽文中这么说,但观音本就是冲着玄奘来的,怎么会认不出,找不到这个人。看过前面几期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唐玄奘整个家庭遭遇都与佛教脱不了干系,基本上都是安排好的。所以观音菩萨一直在长安城等待,也是为了找这个合适的机会,给玄奘披上神秘的外衣,让众人知道,玄奘是被佛祖选中的人。
此时,他拿着佛祖给予的宝物招摇过市,也是为了宣传,再次给玄奘造势。
长安城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见菩萨变化个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那菩萨更不争吵,与木叉往前又走。
这里也没什么太多可说的,就是为了衬托嘛,毕竟没有凡夫俗子、愚钝之人的比较,怎么能体现出玄奘的超脱佛性。
观音与木吒二人继续行走,遇到了宰相萧瑀。于是又向萧瑀介绍了一番。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萧瑀道:“何为好?何为不好?”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便是好处;若贪*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又问道:“何为要钱,不要钱?”菩萨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萧瑀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即便下马,与菩萨以礼相见,口称:“大法长老,恕我萧瑀之罪。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入朝见驾去来。”
这二人跟随着萧瑀来到了唐太宗的面前。
菩萨与木叉侍立阶下,更不行礼,因问袈裟之价,答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姿态首先摆下了,不过这唐王倒是也没在意这些。这也说明了当时整体对佛家的礼遇是很高的。
接着,菩萨又向唐太宗再次讲述了这两件宝物的不凡之处。并且要送给玄奘法师,分文不取。
菩萨起手道:“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今见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贫僧愿留下此物告回。”唐王见他这等勤恳甚喜,随命光禄寺大排素宴酬谢。菩萨又坚辞不受,畅然而去,依旧望都土地庙中隐避不题。
宣玄奘进殿后,便将这两样宝物给了他。不愧是量身为他打造的宝物。穿上袈裟,拿起锡杖后,玄奘犹如活佛现世,众人拍手叫绝,纷纷道贺。
光阴拈指,却当七日正会,玄奘又具表,请唐王拈香。此时善声遍满天下。太宗即排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早赴寺里。那一城人,无论大小尊卑,俱诣寺听讲。当有菩萨与木叉道:“今日是水陆正会,以一七继七七,可矣了。我和你杂在众人丛中,一则看他那会何如,二则看金蝉子可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他讲的是那一门经法。”
这观音菩萨还要考察考察玄奘,虽说是工作流程吧,但必要性真的不大,主要还是为了发布任务,吸引玄奘以及唐王的注意力。
正当玄奘讲法到精妙处时,菩萨站起突然打断。
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演技不错,大家演技全部在线。这时菩萨二人也是被士兵拦了下来。
唐王却认得他,道:“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萨道:“正是。”太宗道:“你既来此处听讲,只该吃些斋便了,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太宗道:“你可记得么?”
菩萨心想差不多了,不和你们装了。
那菩萨带了木叉,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这可把所有人惊了一惊,原来这大言不惭的老者是观音菩萨所化。所有人立马低头跪拜,口中默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唉,活生生的传销洗脑大会现场。
在电视剧中,整体不是这个过场。可能还是考虑到节省成本吧。原著中,观音菩萨乔装的和尚在街上叫卖,引起了宰相的关注,从而被引荐到了唐王面前,献出了宝物。后又在水陆大会上,打断了玄奘讲法,引出了西天取经一事。但在电视剧中,观音变化成的老僧,是在水陆大会上叫卖宝物,然后又在朝堂之上询问玄奘是否知道大乘佛法,将见玄奘和唐王,给予宝物,引出取经,三件事一起呈现,但是也没有太多违和感,只是剧情相比原著紧凑了许多。
既然观音菩萨亲临,告诉大家还有更好的佛法等着去取,那自然是要派人前往。
这份差事,当仁不让得是属于玄奘的。唐太宗一激动,也是与玄奘拜为了兄弟。当真是打得好算盘啊。这下你玄奘得了真经也是姓唐的。
第二日,玄奘便准备立马启程。唐太宗也为其准备好了路上需要用到的几件重要物品。
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众人也是相送玄奘法师出了城,唐太宗再次嘱咐玄奘。
太宗举爵,又问曰:“御弟雅号甚称?”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
这也是唐三藏的由来,玄奘是其作为和尚的法号,三藏是唐王赐予的雅号,相当于古人的字什么什么,姓则直接就是唐朝的唐,不可谓不隆重。江流儿是救其主持给起的小名。
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唐王驾回。
无论是这送行的一杯酒,还是唐三藏三个字,处处在提醒这玄奘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不要学了本领,拿了真经就不回来了。不要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就忘记了故土。
至此,接下来我们也将开始西天取经的篇章了。
自己也未曾想到,这取经前的伴读内容,整整写了二十一篇,也算是个小的里程碑。我还会坚持写下去的。
本文由没书没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遨游不一样的书海。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025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