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匣记大明吉日(宣威人的杀猪饭)
赵建平
农历十月,是开始吃杀猪饭的季节。杀猪,是宣威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这个“杀”,带着血腥味道,但杀猪饭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时候,家里每年都养猪。秋收一过,把粮食收起来,全家人的心思就在养年猪上。这是给猪催肥的季节。猪吃得好,一两个月之内被催得膘肥体壮。
杀猪有很多忌讳,过去杀猪时忌说“杀”,而是说“出栏”。杀猪的时间也有讲究,需要请人选择好日子。《玉匣记》中就说“逢亥不杀猪”,亥,代表猪的意思。择的日子还不能与主人属相犯冲,有的地方还不允许小孩和妇女看。
杀猪这天,全家人早早起来,挖锅洞,生柴火。锅洞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土灶,在地面挖一个坑,侧面留有加柴的口,洞内烧火,上面放一口锅,装上半锅水,然后就等杀猪人到来。过去杀猪需请六或八个人一起帮忙。杀猪的头天,要“饿猪”,不给猪进食,一是方便抓捕,二是利于杀猪后清洗肠子。饥饿难耐的猪容易捕捉,捉猪时先用柔和的声音和食物诱惑,这“诱猪”的过程挺有意思,猪禁不住诱哄,乖乖地被赶着走出圈门。接着就是“抓猪”,猪出圈门,几个人一哄而上,有人用绳子套猪脚,有人扯尾巴,有人提耳朵,然后一起把猪摁倒在地,缚住猪的四脚,不让它发力,然后用一根木头杠子把猪抬到桌上,这个时候仍然要紧紧把猪摁住,这个环节,我们叫“按猪”。杀猪人这时站在案桌边,拿起杀猪刀,刀进血出,猪血流到事先准备好的放了盐水的盆里,这就是“杀猪”了。把猪杀倒,用*水一烫,褪去猪毛,洗净,然后开剥,此时大家便兴奋起来,看槽旺(留在猪体内的护心血)多不多,看膘大不大,看油好不好。槽旺多,预示着主人家来年财运大旺;膘大油好,不仅说明主人家勤劳,还意味着来年油肉丰盛。这个时候,帮忙的人和主人家都要说吉利的话,讨喜庆。
吃杀猪饭,最是热闹。白天,主人家忙着做准备,到了晚上,一顿丰盛的杀猪饭就摆在客人面前。主菜以“肉”为主:墩子肉、小炒肉,再加上猪肝、猪头、猪尾巴、猪肠、猪肚……过去,吃杀猪饭要有八大碗,碗碗皆肉,有摆排场的意思。而现在,一顿杀猪饭有几十道菜。除了墩子肉、小炒肉、酥肉、火腿肉、蒸肉,还要上一些诸如豆花、南瓜、酸豆汤之类的辅菜,做到荤素搭配,不油腻,既新鲜爽口,又营养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宣威人的吃,不仅讲究科学搭配,而且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蒸、煮、熘、扣、炒、炸、烩,技法不说精湛,却是熟练得很。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还没有开席,人们眼里就先有了光亮,嘴里有了味道。
一桌杀猪饭,菜摆满了桌子,热气腾腾,不用发话,大家先从墩子肉开始,先是斯斯文文,后来就粗野起来,一坨一坨,一嘴一块,吃得越多,气氛越热烈,主人越高兴。看看那从墩子肉里吱吱冒出的油顺着嘴角往下流,旁边的人一边笑一边说腻。可吃的人不讲究,用手或者衣袖往嘴上抹一把,又接着吃。我曾看到一个人,整整吃了一大碗墩子肉,厉害得很。
吃到高兴处,便开始划拳,输了的要么喝酒,要么吃肉,猜拳的口令也带着彩头:一心敬你、二梅花开、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星魁首、六六大顺、七个巧巧、八马双杯、久长久远、十全十美,蕴含着满满的祝福和友爱。
一顿杀猪饭,吃出多少温馨的人情故事。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饭,谁又能离开吃呢?又去哪里找比宣威人更会吃的人呢?单靠宣威的一个“八大碗”,就有翻着吊着的吃法,不简单!
吃是一种文化,既然是文化,就会蕴藏着许多的情感。有人在这种单纯的饮食文化中吃出人生浮沉起伏,也有人从中吃出淡味风情清新雅趣。不信,你去茶楼酒肆看看,精于世故的文化商人,大多在菜谱上做足了功夫,食客一来,一道菜附上一个小故事,一道菜编出一首小词曲,再佐以丝竹之乐,不是所有的情趣都表现在吃上了么?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吃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吃相,不同的吃相也吃出了不同的风云、感喟和快乐。“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一顿杀猪饭,不油也不腻,不清也不淡。我想,我们也就这样在热闹中,清淡里,念着乡愁,憧憬着生活,回忆着时光的味道。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018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