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日

九月二十二日黄道吉日(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业社会最基础的知识,是每个*农民开始学习种地最先会记在脑中的知识,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的本质,就是遵循季节的变化来从事生产活动、获得生产资源的,比如春种秋收。因此能够预测气候冷暖变化,就能够保证最好地利用时间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时间规律表

24节气能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2月3——5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2月18——20日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惊蛰3月5——7日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3月20——21日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4月4——6日桐始华、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4月19——21日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5月5——7日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5月20——22日苦菜秀、靡*、小暑至

芒种6月5——7日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6月21——22日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7月6——8日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7月22——24日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8月7——9日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8月22——24日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9月7——9日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9月22——24日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10月8——9日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霜降10月23——24日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11月7——8日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11月小雪11月22——23日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

大雪12月6——8日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12月21——23日(苗历新年)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1月5——7日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1月20——21日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康熙帝南巡图卷·农耕场面》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成为日期上的附注。

但“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成功再度唤醒了这一*渐淡忘的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成功再度唤醒了这一*渐淡忘的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始于上古,产生于黄河流域。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随着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发展,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

由此,传统意义上的四时八节已经被初步确立。

二十四节气

至汉朝,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史书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对二十四节气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内容与今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西汉邓平等人所著的《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历法中,每月有两个节气,月首者称之为“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月中者称之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二者交替运行,周而复始,但今人已不再细分,将之并称为节气。

每个节气在农历中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节气歌”的后四句就反映了这一特点。“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即:上半年节气多集中于六日及二十一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八日及二十三日前后,最多不过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表示严冬已逝,春季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雨水:由于气温转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惊蛰:蛰的本意为藏,动物冬眠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春分: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昼夜长度各半,冷热均衡,一些越冬作物开始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萌发之意。此时气温渐暖,草木发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谷雨:由于雨水增多,滋润田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小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经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了,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夏至:是全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说明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

小暑:属于“三伏”中的初伏,天气炎热、蒸闷。气温虽高,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立秋:预示着秋季即将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不过暑气并未尽散,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之说。

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白露: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露珠,故称白露。

秋分:与春分相同,昼夜几乎等长,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寒露:冷空气渐强,雨季结束,气温由凉转冷,开始出现露水,早晨和夜间会有地冷露凝的现象。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过渡到冬季的节气,开始有霜冻的现象出现。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田间的*作也随之结束,作物在收割后进行贮藏。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现初冬的景象,但还没到大雪纷飞的时节。

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天气较冷,不仅降雪量增大,降雪范围也更广。

冬至:与夏至相反,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数九”。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小寒:此时正值“三九”前后,大部分地区开始天寒地冻,但还没有到达寒冷的极点。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相对于小寒来说,标志着严寒的加剧。

二十四节气

三、文学中的二十四节气

面对一年当中往复更替的二十四节气,敏感的古人对这一感受显得尤为深刻。他们将节气作为创作元素,融入到诗文当中,使作品生动鲜活,更富有生活气息,易与观者产生共鸣。不同情景、不同地点、不同境遇结合不同节气,表达出文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装载了不同的情感,或是物是人非之愁,或是豪情壮志之悲,或是回忆昔日旧情之喜,或是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将个人心底细腻的情感全部寄托于节气当中,创造出另一种韵味。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节气之点滴,亦可体会古人对于节气意识之感受。

四、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古人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节气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这些方式、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还逐渐演变为了复合型的传统节日,这些习俗和节日无不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有些节气民俗已经逐步被简化,甚至消失殆尽,变成了一种淡淡的历史印记。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些有着高度社会性价值的节气民俗也应被重视起来,现将部分节气传统习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在此日要举行迎春活动。据《史记》记载,周天子在立春这一天亲率三公九卿以及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清朝时,各州县也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其中以“鞭打春牛”最为盛行。据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

立春

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所谓“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

立春正午,由官员执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于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将春牛打碎后,人们争抢春牛的土块,将其带回家中,或置于牲圈,或撒于田中,无非是要讨个吉利,企盼来年牧畜兴旺,粮食丰收。

立春之日还有一种名为“咬春”的习俗,《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相互请宴,吃春饼和菜。以绵塞耳,取其聪也。”《燕京岁时记·打春》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

立春

其二,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这一节气形成了许多礼仪习俗,“称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录·四月》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

蔡云《吴歈》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清人秦荣光的诗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之说,即以体重增减来判断健康与否,如今这一习俗在某些地区仍习见之。

在立夏时家中还要准备樱桃、青梅、麦这三种节物用以祭祖,称为“立夏见三新”(《清嘉录·四月》)。同时,适逢鲜蛋上市,孩子们在立夏这一天还要进行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斗蛋。斗蛋时,尖者为头,圆者为尾。蛋头对蛋头,蛋尾击蛋尾,两人相互使力,以蛋壳不碎者为赢。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时要到西郊举行迎秋仪式。汉代则要举行田猎,以示秋来扬武之意。《梦粱录·七月》记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又言:“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武林旧事·乞巧》云:“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除戴楸叶、饮豆汤外,立秋日还有“咬秋”的习俗,似与立春日“咬春”相对。《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风俗。

其四,冬至。《周礼·神仕》中规定,在冬至日那天招致天神人鬼降临,举行祭祀仪式。明清两代皇帝均要在冬至举行祭天典礼,谓之“冬至郊天”。

而百姓则在这一天进行祭祖,同样体现敬天法祖的文化传统。因冬至过后,新年即将来临,所以冬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新年,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东京梦华录·冬至》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嘉录》中云:“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

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

除此之外,古人还将冬至以后的八十一天分为九段,每段九天,称为“九九”,以区分冬令气候变化的情况,还*了“九九歌”念唱传诵。

与“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是“九九消寒图”,这种既是计日方法,也是精美装饰的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消寒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文字、梅花以及圆圈三种。《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燕京岁时记·九九消寒图》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明清宫廷中也流行这种节令习俗,逢冬至日各宫内均挂出九九消寒图。明代由司礼监印制,还配有诗文。清道光皇帝御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画,由懋勤殿翰林诸臣事先双钩成幅,填者每日用丹朱填红一笔,待九字全部描红,严冬已去,春满枝头,可谓别出心裁,十分精巧。(北京历代帝王庙管理处 于淼)

二十四节气

节气不仅有关农耕,它还是一种特别的时空感;

清明

著名作家余世存说:“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有关,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多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都对其中的生命提出了要求。余世存说:“节气是鲜活的存在,不仅是地方性的,也不仅只与农耕有关,它和所有人的时空感相关。”

春季的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在*历史上,清明节气具有特殊性,寒食节、上巳节都在清明前后。宋代,太学特地在清明放假三日,让学生能够扫墓踏青。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

夏季的夏至,时值麦收,在古时称“夏节”或“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宋朝从夏至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诗人们也不会放过吟诵节气的机会。秋季的白露,大概是最有诗意的节气之一了,名句俯拾皆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人认为露是祥瑞之物,可以祛病延寿,“甘露降”则是帝王施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

冬季经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就到了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农谚有云,“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在这天寒地冻的大寒时节,唐人耿在《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中写道:“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在万木凋落的时节,松柏仍能保持生命力,苍翠如春,它们给了人类生活的榜样和信心。大寒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余世存说:“在对时间的感受方面,*传统文化确实有过天人相印、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现在,即使你不从事农业,你也可以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年轻人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就是春华秋实这个成语的含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天气气候的明显变化,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是否仍有参考价值?

*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留喜认为,尽管如今二十四节气时间已经固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结合当时的气候及农业种植条件,与时俱进地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近现代以来,农民也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节气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

“在广大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深受农民朋友们的认可和喜爱。‘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等节气谚语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它依然可以为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毛留喜说。

立夏

*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表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处暑

“节气和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但实际上,常常是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万千气象的体验。”宋英杰认为,尽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二十四节气是独特的、完整的,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血脉甚至基因中,使得*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可以说是*人生活的‘标点句读’。”宋英杰说。

惊蛰

二十四节气要继承和发展,需“本地化”和“现代化”

历经千百年,二十四节气仍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节气传统正在消失,年轻人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模糊,感情逐渐淡薄。

“申遗成功挺好的,但是得清醒地看到,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需要做的事儿太多了。申遗成功以后,不能仅仅到故纸堆里翻翻古人是怎么想的,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宋英杰强调,“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为二十四节气这个‘未完待续’的文化能续上点什么,让二十四节气变得更丰富。别让后人看这个时代的时候说:这个时代没做什么独特贡献。”

秋风

谈到古籍中对节气和候应(物候特征)的描述,宋英杰认为,有的极其精彩,用三五个字就能把节气或候应说得很清楚、很传神,例如“桃始花”“玄鸟至”“雷乃发声”等。但也有不少是需要改进的,有的是误解,有的是谬误,有的代表性不强,有的标志物一直有争议,有的难以观测观察。“一方面,是要‘本地化’,自己总结当地的独特物候标志物,别老背人家中原地区的顺口溜。另一方面,是要‘现代化’,对存在的局限和偏差,我们要根据现在的认知改进它。”

小寒

曾留学日本的*民俗学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说,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更多的是以民间节日的形式传承实践,文学领域也有大量关于节气的表述。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指出,二十四节气中有些节气非常有名,但有些节气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被人们遗忘。“如何让民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本文链接:http://xingzuo.aitcweb.com/91005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